首页

国产吐奶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5 11:30:44 作者:转变态度?特朗普表态支持日铁收购美钢计划 浏览量:20374

  中新社南京4月19日电 题:台湾青年南京当拍客博主“食游”六朝古都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总是反戴棒球帽,将走街串巷、寻觅美食视为最正经的事,体重一不小心涨了不少,流量一直不温不火。”以一段自我调侃为开始,台湾美食博主谭峻向中新社记者道出了自己在江苏南京“逛吃逛吃”的故事。

  从南京的梅花糕“四大家”、炒饭界的“排队王”,到羊肉锅“天花板”、巷子里的私房菜,再到吃了想家的台湾蚵仔煎、猪肉肠。近一年来,谭峻自费探店,边吃边拍,“南京餐厅千千万,现在探店百家,‘吃货’的人生还要加快步伐。”

4月18日,在位于南京的工作室中,谭峻介绍起自己在南京做美食博主的经历。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谭峻从小跟随家人往返于两岸。2015年,他到南京开拓餐饮生意,萌发了寻访美食的想法。“南京是六朝古都,不如带网友一起‘食游’金陵?当时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觉得短视频很有趣。”谭峻自名“麻吉大叔”,即台湾流行语中“好朋友”之意,希望以食为媒,广交朋友。

  “半夜2点吃煎饼是什么体验?为了这口煎饼,我排队7个小时,结果让人意外。酱料是灵魂!”2023年夏天,他和公司里的“吃货”小组凌晨买煎饼,发出首条探店视频,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汤面、炒饭、米粉、凉皮,谭峻一行遍尝街头店、夫妻店,成了行走的美食“活地图”。

  今年春节,谭峻回台湾时看到,梅花糕、螺蛳粉、酸菜鱼、串串、辣条等大陆美食在台湾“火到不行”。“我在台北士林夜市看到梅花糕,本想买来与南京梅花糕对比一下,结果老板告诉我要排队3个小时,最后没吃到。台湾的螺蛳粉臭味偏淡,酸菜鱼则是大陆选用的黑鱼口感更Q弹鲜嫩。”

  在谭峻看来,两岸同文同种,餐饮习惯相近。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两岸同胞对中华美食的热爱和理解刻在基因里,这也是大陆美食很容易在台湾火起来的原因。

  既是拍客,也是博主,寻访美食,也记录生活。随着粉丝越来越多,谭峻越来越有成就感,“我希望通过美食和生活视频,让更多人看到两岸同胞间的善意,传递正能量。”

  “人生唯美食不可辜负。”谭峻告诉中新社记者,今年他打算设计短剧,增加探店短视频的趣味性,并走出南京,在长三角踏访人生美味。(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硕果累累(专家解读)

南县农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熊颖:油菜种植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就业率,使一些留守老人、妇女也能创造收入。以花海为媒,扮靓美丽乡村,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港股持续拉升 成交额突破5000亿港元

温州11月19日电(周健)“温州实打实地为侨服务、为企业服务,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华侨经济的澎湃生命力,也激发了我们华侨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龙之谷

该分享环节中,北京中德产业园工作专班负责人王蕊向观众介绍了中德产业园发展的故事,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高级主管宋智翔就北京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和合作研究作了分享,北京塔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来自德国的姑娘张珍妮和她的中国籍丈夫张鼎然,以及柏林驻华商务联络处高级经理福劳从中德文化交流和商务合作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经历和故事。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幕 各方人士点赞中蒙合作

青岛滨海学院党委书记车滨表示,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中心将以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为契机,秉承开放、创新、合作的理念,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国际民间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完)

《文博日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跟着总书记打卡麦积山石窟

叻叻出生于2021年8月14日,是旅居新加坡的大熊猫“沪宝”(新加坡呼名“嘉嘉”)和“武杰”(新加坡呼名“凯凯”)的“爱情结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